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取决于科学技术,而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在教育上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教育特别是优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要求,根据上海市教委关于每个区县都要建立一所市重点高级中学的精神,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决定将金山中学迁建至朱泾镇新城南区内,以建设一所高标准的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

 

迁建后的金山中学校园净占地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规模达到48个教学班,全部为高中班级。每年级为16个平行班,正常情况下,能容纳学生1 920人,高峰时,可解决2 304位学生入学,教职工为200人左右。学校同时可容纳1 500名学生寄宿,并拥有可供全校师生同时就餐的食堂以及高标准的体育馆、报告厅(兼小剧场),配有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等设施,使金山中学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方案自2003年5月中标伊始,在经过一年多的深化设计及施工配合后,已于2004年9月1日落成并投入使用。在该工程设计中,我们除了要满足一般教育建筑设计的原理和使用要求外,也对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规划人本化

校园建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建筑规划越完善,学生的正面环境知觉越好,对学生行为的影响越积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就是要将校园规划理念与教育理念结合,并将其反映于校园环境上,把学校建筑看成是教育的象征。笔者认为:建筑与教育是互为表里的;校园环境与教育是一体的两面;学校建筑不能离开教育精神而独立存在。

由此,在本设计中,建筑设计没有将漂亮的构图形式作为规划的出发点,而是将师生的使用舒适作为最高目标。近年来新建了不少学校,有些学校的模型看上去效果很好,但在建成后却感觉平平;有些学校的模型看上去效果一般,但建成后,人们徜徉其中,却能感觉到空间变化丰富而又脉络清晰。它们成败的差别就在于做规划设计之时是否以人的视点、人的感受作为始终坚持的原则。

金山中学的基地近似方形,三面环路,东面毗邻城市公园。主入口按规划要求设置在北面,但预见到城市的延伸发展,南面入口也并不逊色。整个校园分为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按由静至动的顺序依次由东向西布置。报告厅、食堂、体育馆等需对外联系并向外开放的单体建筑布置在校园外围,紧邻出入口。生活区和教学区平行布置,两者之间形成的道路成为“校园的客厅”。食堂、体育馆和教学楼围合成的南广场则是“校园的起居室”。这些带有强迫通过的进行性特征为的是体现校园中最宝贵的资源——学生的意义。三年的学习生活下来,校园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建筑的印象,更主要是建筑形成场所里人的回忆,它将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记忆之中。

 

建筑综合化
教育建筑作为一个专门的建筑类别,世界各国的差异比较明显,在欧美发达国家,教育建筑在规划上不受标准规格的限制,较为自由开放,但却非常强调建筑的整体性,往往在一个大空间内容纳很多内容,即便自然采光通风受影响也在所不惜。但从我国教学传统和绿色节能的角度来看,完全封闭的建筑综合体不符合我国国情。我们因此设计出串联式的建筑综合体,将行政、图书、教学、实验、体育、食堂这些与学生和教师联系最密切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区任何一个地方移动不会超过五分钟。这既满足了建筑之间紧密联系的需要,又保证了与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

行政、图书、教学、实验部分作为校园中的基本要素,共同构成了教学综合楼这样一座建筑综合体,中间以一个五层高120米长的采光中庭相连。食堂、体育馆虽联系密切,但因在使用时会有干扰产生,所以用一层外廊联系。

 

空间共享化

设计师利用采光中庭作为不同空间之间的过渡和联系,为学生提供交往、交流、学习的空间,也使学生在不同的空间中增加心理的新鲜感、自豪感,使他们感到趣味无穷,从而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使身心健康得到保证。同时在这个空间中,学校能像书本和其他教材一样,使学生时时处在学校各种不同环境中,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增强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能促进个性、培养创造性和扩大知识领域。

这个采光中庭还可以起到调节室内气候的作用,采光天棚两侧百叶与走廊底层的架空层,使整个中庭成为一个可以形成对流的内庭院,使夏季倍感凉爽。冬天将窗户关闭,整个中庭又是一个巨大的暖房。

采光中庭还是一个多功能的大厅:围绕它布置的除了通向各教学楼的通道以外,还有一些放大的空间,预留了各种弱电线路,以作为学习园地。这是一个进行思想、学习和情感交流的场所。学生课余时会围绕中庭四处行走,彼此之间增加了很多交流的机会,不仅柔化了生硬的教学空间,更加强了师生对学校、班级以及彼此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围绕中庭的内墙面还可以悬挂一些橱窗,张贴学生自己的作品或介绍一些人文科普知识,寓教于乐中使学生得到了知识的熏陶。

 

设施弹性化

弹性即应用空间的多样性、易变性及扩展性,以确保教室空间的最有效运用。事实上,从发达国家中小学校教室设计的结构上来看,教学楼已走出传统长方形的标准化规格,呈现出弹性自由的多样形式,如正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梯形、扇形、Z字形和其他变化形式等。这些形式基于教学功能需求更有弹性和自由。我国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教育发展不平衡,在教育建设标准上为了兼顾大多数地区的教育设施水平,仍然采用长方形的教室,在平面布置和易于施工上也有它合理的方面。

在金山中学的教室内设施的布置上,我们力图有所变化,虽然房间的形状还是长方形,但每种实验室内桌椅的排列有多种变化,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富于个性和充满效率的使用空间。为配合个性化教学和思考教学之需要,在教室设计上,教学主空间除可进行集体授课外,还考虑了按照小组研讨和班级研讨布置的可能性。为适应不同教学活动的需求,学生们可以在同一教室的不同空间,同时或不同时地进行各种教学活动,这不仅可以促进集体教学效果,还可以兼顾个别学习之需求。

 

校园人文化

校园环境对美化校园、烘托建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环境不仅仅是植草种树,还可以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赋予其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延伸和发挥教育建筑深层次的使用功能。

金山中学前身为创建于1927年的柘湖书院。 这一历史早已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就连遗址也已荡然无存。但我们有意在报告厅与国际部之间开辟了一片水面,并称之为“柘湖”,湖畔勒石铭记了这一段历史。水面的倒影与反射使空间向下延伸扩大,在倒影中能见到云天的变幻。水中气象万千,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它的平静与波动能引起学生的遐想,丰富其想象力,同时也有利于营造安静的环境。湖面配上曲桥,学生在池边漫步玩耍,既动人又极富有情趣。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厚实的历史氛围使学生得到美的震撼和人文的熏陶。

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的道路是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条道路,道路两侧矗立了十尊中外名人塑像。它们不仅对于完善建筑空间构图、烘托空间气氛、延伸课堂教学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它们会把学生的思维、想象引导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上,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竖立人生的楷模和对知识的敬仰,激励他们立志成才。
在校园的入口处设有人工喷泉。哗哗的声响、挺拔的水柱或洒落的水滴,给校园烘托出异常热闹的气氛,显得生机勃勃。在这里学生们会喊叫、大笑、拍手、跳跃,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生机勃勃。因此它被命名为“旭日广场”。

 教学楼宇间围合出大小不等的院落,它们虽然基本方正,但在植物和建筑小品的有机配合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空间。它们结合建筑功能分别命以“格物园”“致知园”“艺术园”等,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植物用它的婀娜多姿与建筑的几何空间构成强烈对比,在阳光下可形成奇妙的阴影,以调和人造和自然环境。这里还让学生有机会观察到各种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结合课堂教学增加感性知识。花架、座椅、廊庭等建筑小品结合不同的铺装以它们精妙的造型增加了情趣,成为丰富空间、联系空间、划分空间不可缺少的手段,同时也是学生户外学习、活动的好场所。

 

造型典雅化

典雅的建筑造型传递出人文主义的精神气质,使学生得以树立崇高的信念,接受全面的科学文化教育,并培养起公民的责任感和对传统道德的尊重。

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论时代如何进步,科技如何发达,学生接触的社会如何丰富多彩,校园始终应是知识的圣殿,是人类的精神家园,需要能让人安静下来的氛围。这也是世界名校莫不以古典建筑校舍标榜自身实力的原因。金山中学也是一所有着八十年办学历史的重点高级中学。它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积淀了厚实的学校文化。我们在与校方的接触中,也深刻体会到在他们的理念中,希望未来学校能表达出一份浓浓的怀旧之情。建筑师为社会创作作品不是个人喜好的表演,理应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这种需求与建筑自身的定位和气质相吻合,又何乐而不为?现代设计理论往往过多地注重前卫的设计、探索性的设计,却往往忽视了现实生活中主流的、大量的与普通人的审美趣味和要求相称的设计。我们不计风格流派,建筑的功能性和审美性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我们的设计不同于商业建筑中的欧陆风,对建筑的比例、尺度、均衡都做了精心推敲,以体现高雅的校园文化品位。

建筑创作是激情、灵感和理性的结合。建筑师带着情感投入创作,往往会激发灵感的火花;而理性的注入,则为创作把握了正确的方向。尤其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把握并揭示建筑的深刻内涵、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精品,建筑师更需要理性的剖析。金山中学的设计,一方面力图摆脱原有观念的束缚,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交流空间以求有所创新;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相对仓促和自己水平上的缺憾,在设计中并未完全做到理性的思考同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想法未能得以很好的实现。如何在实践中揭示各类建筑深层的内涵,并恰如其分地表现于建筑设计中,还有待于建筑师们做出进一步的探索。金山中学的设计,即是我们在这方面进行的努力,并谨以此作品求教于教育建筑界各位前辈和广大同仁。

 

作者:陈宇 上海新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 董事副总经理 总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