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进步。”这是李东云接受笔者电话采访时的结束语。新鲜,却令人心领神会,这是老师特有的道别语,包含的是一种殷切鼓励和未完待续。那种隐含的持续和发展,就像现在仍然在不断磨旧立新的高校校园一样。

   

1996年,李东云自同济大学毕业,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基建处,从事了17年的高校建设管理工作,荣获了包括“鲁班奖”在内的满桌的奖杯,它们让李东云具备足够的资历来对高校建筑“说三道四”“评头论足”。可对于交大闵行校区里那些与新外建合作的项目,她没有以“得意”“满意之作”“非常成功”等常用的褒扬性话语直接评价。在和笔者的谈话中,她将那些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故事”娓娓道来。她坦言,自己兼具着作为建筑使用者和建设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从不同角度来审视这些建筑项目,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建筑中传达的内涵,并且思考未来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

   

对于她博古论今的侃侃而谈,笔者仅想以四个“进步”来概括其所传达的对于未来一流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最值得注意的若干环节。

 

共同的“进步”——达成设计者与管理者的志同道合

 

李东云说:选择合适的设计者对于大学的建设至关重要。请注意,不是选择最好的,而是最合适的;不是选择设计方案,而是设计者。设计者需要与建设业主保持顺畅的沟通,形成协同的合作模式,确立共同的建设理念,这样才能成就一个成功的建筑作品。

 

在交大闵行校区二期建设中,与新外建的合作项目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南大门、文选医学大楼、生命药学楼群、学生公寓、研究生服务中心等,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合作时间从2002年起跨越了8个春秋,合作项目囊括了所有的教育建筑类型。如此“广泛”和“长期”的合作并不是什么高层之间的“特殊关系”,而是沟通磨合后的“志同道合”。

 

她回忆:在和新外建合作的过程中,从早期的理念分歧、双方争执,还差点分道扬镳,渐渐进入了水乳交融的 “蜜月期”,最终双方在工作方式上达成了高度默契,建筑设计理念也在整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共识。在设计生命药学楼群的时候,自己和设计师陈宇、学院老师们一起到沈阳、大连的医科大学考察,一起分析探讨了这类建筑特点,并在旅途中形成了生命药学楼群的设计概念,为项目的顺利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以此共同理念至上,成功的教育建筑自然应运而生,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弥久更新。

 

理念的“进步”——基于人本性和服务意识的合理规划

   

“功能合理、形式淡化”,这即是上海交大校园建设贯彻始终的理念,它强调功能大于形式的理念。李东云直言:外立面上的花哨不符合教育精神,满足功能需求是第一位的。不同的大学对建筑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同学科之间的楼宇设计要求也是各异。针对学校的事业发展目标,按照学科性质分类,充分考虑使用主体的特点来进行设计,是高校教育建筑规划设计的导则。

 

什么是“以人为本”?李东云认为用学生住宿的例子来说明再贴切不过了。人们可曾意识到,学生住宿区的称谓已经从“宿舍”悄悄变成了“学生公寓”,因为这一区域建筑设计和水准的变化正在让这里的临时“住客”产生对“家”的归属感。作为闵行校区二期建设最精彩的项目之一,交大闵行学生公寓彻底告别了以往排排坐的兵营型“筒子楼”,组团式公寓楼群形成了“花园小区”,内庭小广场布置了学生的修读点,周边的餐厅、咖吧、健身房、洗衣房等生活配套设施齐全,这些硬件上的组合式搭配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流空间。户型标准由过去的“4至6人共挤一室”升级成为“一梯2户,4室一厅,2人一间”,既照顾了私密性要求,也符合营造团队精神的理念。社区服务中心代替了传说中的“楼下阿姨”,提升了使用便利性和服务水准。李东云笑说,住宿区采用居家式公寓的模式似乎成为了中国高校的一种趋势,让远游的学子有家的感觉,这正是学校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所在。

   

不仅是学生公寓,学校的行政管理用房的模式也正在转变,“售票”式的办事窗口逐步被愈来愈多的一门式服务空间所替代,综合性、集约型的服务大厅满足了师生更全面便捷的需求。比如,在研究生服务中心的方形主体内布置了各类常设柜台用于服务和管理工作,而室外圆形的半开放广场可以提供临时性的服务空间,以满足特殊事件的需求,方与圆的有机结合使建筑具有亲和力,同时也极具识别性,形式与功能的契合非常恰当。

 

功能分区是现在大学校区采用的普遍做法,而交大闵行校区总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师生总数约4万人,简单的功能分区是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与中学时代可步行到达校园各个角落的习惯不同,大学校区的步行可达性较弱,师生基本以自行车和汽车为代步工具。如何在建筑布局和分区上为学生考虑一条优化路径和合理动线成为了难题。交大闵行校方在与设计师多次探讨后,确定了富有特色的“多核心组团式”的分区模式。比如以教学楼群作为各校园片区的核心区,步行5分钟可达图书馆、食堂,自行车车程5分钟可达实验区或另一个核心区,最远的宿舍区不超过自行车车程10分钟,最大限度减少交通流量,让学生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地。

 

在建筑内部空间处理上,不同于中小学“黑板+讲台+座位”的四方形设计,大学的课堂根据不同的班制、大小容量和使用类型,桌椅的类型和排布都是不一样的。另外,小班讨论型的教室、公共课教室、报告厅和讲坛型教室的设计都不一样。高校实验室的专业性要求更高,需要达到科研机构的工艺标准,同时专业区隔性也更高。电子类和汽车工业类的实验室要求是迥异的,让实验室达到弹性和灵活性也存在难度。这些都需要设计者和管理者充分了解使用特性,并且不断累积经验,达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

 

审美的“进步”——标志性建筑与人文氛围的完美营建

 

诚然高校建筑设计是以按需规划、功能至上、形式淡化为准则,但并不是意味着不要“美”。高校建筑的美不是特指建筑外观、风格、形式,更多的是指向一种空间,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和精神的熏陶。人文关怀显现在细微之处,比如高校教室外的停留空间、走廊的饮水机设置,都营造出一个交流的融合氛围。这些都不该以地产的成本来计算,因为论得房率,这些教学楼可能连40%都不到。

 

而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创造美的环境。中国大学似乎缺少审美情趣,有些理工科的课程不设置美学和语文,使得培养的学生是“有知识没文化”。李东云遗憾地、委婉地表达着:不同于中小学的教育模式,大学教育更应注重让“教授”变成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这靠的是环境育人,内外部营造美的环境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行为受到感染、互动、渗透和潜移默化,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空间美更是一项学校的凝聚力工程。建筑和建筑周边空间的结合方式决定了这个校园的性格和诉求,保证校园建筑的同源性和协调性是构成校园观感的关键因素。一个大体量校区不可能由一家设计单位包办,同时某些建筑在规划之初就被定义为校园地标。采用一些富于视觉冲击力的建筑设计方案对提升校园形象是大有裨益的,但与此同时,它们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过于标新立异的地标建筑可能使校园失去作为整体存在的意义,不同教学楼和区域之间的建筑风格“多样性”,可能葬送了校园的视觉统一性。一些高校的不断兼并和新校区的开拓,对校区之间的风格统一和文化统一提出了考验。

 

除了使用相同的建筑材料、一致的尺度和规划手法,通过精神的内涵和传承来达到协调统一, 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必由之路。交大“饮水思源”的校训被贯彻在所有校区的建筑上,比如徐汇校区的红砖墙和草坪,这些要素在交大的各个校区都被布置成一个景观象征,实现了百年名校的文脉传承;而在各个区域的建筑上,文选医学大楼、生命药学楼群都采用了砖红色这一外观要素。文选医学大楼加入了弧形玻璃幕以形成虚实对比,用金属挑檐暗含医学科技精神;生命药学楼群则以楼群构成的胚胎形象为象征,使得楼群之间浑然一体又相互独立;作为交大110年校庆的标志性建筑,南校门以中式凯旋门和西式立柱形成合抱之势的形态,内涵就是体现“海纳百川”的大学精神,与校园氛围在文化内涵上达成了有机融合;校区整体和而不同,实现了内在精神的统一。

 

融合的“进步”——实践开放化与城市化的生态思考

 

如今,交大闵行校区和华师大校园带动了园区和闵行南片地区的土地升值和城镇化,这对于周边地产的拉动是政府层面和房地产商愿意看到的。土地开发似乎成为了教育地产的驱动力。

 

但学校层面更愿意看到的是,现今的大学城正逐渐影响和渗透着周边社区,与社会共享社会资源,提高周围人的素质成为了如今大学的一种变化趋势,这才是大学真正的城市化效应。大学正在成为城市的教育中心,后勤服务和中小学教育功能也正在向社会转移,高校的产业、科研、旅游、文化教育等都在渗透着周边城区。比如北京大学周边形成的IT行业聚集孵化地——中关村,从学校发展到产业区,并在不断地向周边辐射。

 

拆墙是一个趋势。世界上许多著名学府是没有围墙的,因为教育的自身发展要求大学向城市提供开放的空间。开放性带来的是更高的自由度。改善城市,为社区做更大的贡献,从而社区本身也向更科学化转变。

 

但城市化的一个问题就是生态,因为校区的建设迅速改变了原有郊区的生态环境,在二三线城市教育地产未饱和的地区,校区的建设还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扩张。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针对教学、科研、办公和生活等各类校园建筑的特点进行节能设计,对合理配置能源、降低运行成本尤为重要。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理念、探索绿色建筑在教育建筑领域的应用,致力于建设绿色校园,不但可提高自身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更有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校园为中心的绿色社区也是符合学校国际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高校建筑设计是个复杂的命题。以上的这些“进步”,也许只是对追求完美校园而需要注意的几点思考。笔者将这些“进步”全加起来,概括来说就是将高校校园建设成为一个美并开放的家,在这个场所有无处不在的人文氛围的熏陶和感染,自由、开放的校园与社区融合成微型城市,实现资源共享和文化经济的共生共荣。从校园到社会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家中。

   

这个完美的家,希望新外建和更多与我们拥有同一理念的设计者一起打造,李东云如是说。

 

作者:李东云  上海交通大学基建处 副处长

本文选自《当代教育建筑最新设计》